形態特征
蜂王體長18毫米以上,日產卵800粒以上,體壁棕紅色,腹部黃褐色。雄蜂體粗壯,體長13.71±0.21毫米,全身黑色,體壁絨毛呈灰色稍現黃。工蜂體長11.75±0.35毫米,體壁黑褐色或褐色,腹部褐黃色,盾片呈黃褐色,腹部環節顯著、褐黃分明,全身被有黃褐色短絨毛,前額、胸部、腹下等處絨毛為灰色或淺褐色,足上絨毛多為灰色稍帶黃。
地理分布
太湖中蜂主要分布在浙北山區和浙西等地,中心產區在湖州市長興縣太湖流域一帶山區,長興縣位居浙北低山丘陵向太湖西岸平原過渡的地區,地勢西高東低,與蘇州、無錫隔湖相望,氣候總特征是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溫光協調,而太湖中蜂便是在這種特殊的氣候環境下經長期的自然選擇而形成的。
品種特性
太湖中蜂適應于冬冷夏熱、蜜源種類多但比較分散的生態環境,善于利用晚秋、早春蜜源,抗美洲幼蟲腐臭病,抗蜂螨及胡蜂能力強,分蜂性弱,蜂王產卵力強,維持群勢大,工蜂出勤早、收工晚,有效采集時間長,越冬期短,越冬飼料消耗量少,越冬期蜂王停卵期短,蜂王產卵量和蜂群群勢呈現“兩高”(春、秋)和“兩低”(夏、冬)的變化模式。
生產性能
太湖中蜂是浙北地區人工飼養的主要蜜蜂品種之一,以產蜂蜜為主,不生產花粉,但能生產蜂蠟,定地結合小轉地飼養年平均群產蜂蜜約30千克左右,最高可達50千克,定地飼養年平均群產蜂蜜約15千克,所產蜂蜜含水量為21~29%,分土法(桶養)和新法(活框)飼養,新法飼養生產的蜂蜜較純凈且品質好,而土法飼養的蜂群生產的蜂蜜雜質含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