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業是生態農業和設施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健康產業’。蜂蜜等十多種蜂產品既是保健品,又是重要的工業原料。蜜蜂授粉還可以顯著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效益。因此對維護生態平衡、促進農業增產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正在北京履職的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張莉的兩會“心聲”。
加強生態保護
建立中華蜜蜂遺傳資源保護中心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一直是她關注的重點。“今年我帶來的是關于推進中華蜜蜂生態資源保護的建議。”張莉介紹,蜜蜂產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回報率高等特點,但目前產業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
比如,蜂業規模小,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養蜂專業技術人員極度匱乏,產業發展松散無序;技術普及率不高,機械化水平偏低。尤其是蜂業信息化、智能化還處于起步階段,蜂業整體生產水平亟待提升。
如何打破現有制約難題,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實現蜂業高質量發展?張莉經過一手調研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認為,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加強生態保護,強化科學研究等是促進蜂業開發利用的有效途徑。
“建議完善《畜牧法》等法律法規體系中對蜜蜂品種資源的基礎研究和開發利用相適應的條款。設立專門的蜂業管理機構,建立蜂業產業發展協調推進機制。加強蜜蜂蜂源保護區的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張莉說,建議在保護區內建立中華蜜蜂遺傳資源保護中心,增強中華蜜蜂的保護實力,維護生物多樣性,嚴格防控污染源。
發展全產業鏈
將人員培訓納入職業農民培育體系
任何產業加上科技的翅膀,就如同有了助推器,助力產業實現質的飛躍。在發展智慧蜂業,實現科技興農方面,張莉建議要建立中華蜜蜂種質資源庫和基因庫,開展蜜蜂良種選育工作。大力推進良種聯合攻關,加強科企合作,加快推進突破性研究及成果轉化的同時,加速品牌化及特色化品種推廣應用。
她還特別提到,對接功能性食品,尤其是特殊醫藥用途食品,有助于延伸蜂業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當然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扶持。張莉建議出臺促進蜂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給予適當的資金補貼和信貸支持。在培養人才發展方面,推廣“公司+農戶”或蜂業專業合作社生產模式,將蜂業從業人員培訓納入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加快對蜜蜂養殖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提高蜂業規模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形成“生產、加工、銷售、運輸”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生產管理模式,提高抗風險能力,穩定促進蜂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