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72年前的10月,70歲的愛因斯坦給英國一位雷達研究者格林·戴維寫了一封回信,這封信不長,內容不是關于雷達的物理學知識,反而探討了一些有關蜜蜂和鳥類的話題。
這封信在隨后的傳播中被引申出著名的“蜜蜂預言”,即如果蜜蜂在地球上消失,人類至多只能再存活四年。
盡管這一預言并非真正出自愛因斯坦之口,其中的底層邏輯卻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無論如何,我們無法否認人類與地球生物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依存的關系。
72年后的10月,由蜜蜂引發的思考仍在繼續。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簡稱“COP15”)于 10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昆明召開。大會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以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會議由COP15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同時還主持召開《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締約方第十次會議(CP/MOP10)全體會議和《關于獲取遺傳資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產生惠益的名古屋議定書》締約方第四次會議(NP/MOP4)全體會議,以及COP15、CP/MOP10、CP/MOP4聯合全體會議。
這是一次舉世矚目的國際會議,也是一次重要的多邊會議。它不僅在歷屆會議中歷時最長(分2021年、2022年兩階段舉行),還將全面總結國際社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經驗,對于解決世界生物多樣性危機,為“決定性意義的十年”規劃行動藍圖至關重要。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早在1996年第三屆會議上確認授粉媒介的重要性及消除授粉媒介減少的根源的必要性(第III/11號決定)。締約方大會決定制定《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授粉媒介國際倡議》,作為農業生物多樣性工作方案中促進世界各地協調行動的一項跨領域倡議。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一直在領導和推動執行該項行動計劃。并于2018年7月加拿大蒙特利爾更新發布了《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授粉媒介國際倡議2018-2030年行動計劃》,呼吁全球合作和團結,加強針對蜜蜂和其他授粉媒介的保護措施。
02
《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是一項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性公約,于1992年6月1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在內羅畢通過,1992年6月5日,由簽約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簽署。公約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常設秘書處設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是全球履行該公約的最高決策機構,一切有關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重大決定都要經過締約國大會的通過。
自1994年起,每兩年數千名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齊聚締約方大會,討論如何保護生物多樣性。2016年12月,中國獲得了2020年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主辦權。
中國于1992年6月11日簽署該公約。公約于1993年12月29日對中國生效。公約適用于香港、澳門特區。
《生物多樣性公約》認識到授粉危機各方面問題及其與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生計的關系,將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授粉媒介列為優先事項。大會通過了《保護和可持續使用授粉媒介國際倡議》 (第五屆締約方大會第V/5號決定第二節)。該倡議作為一項促進在農業和相關生態系統中可持續利用授粉媒介的跨部門舉措,主要目標是監測授粉媒介的減少情況,解決授粉媒介分類信息不足的問題,評估授粉的經濟價值和授粉服務減少造成的經濟影響,并保護授粉媒介的多樣性。
在協調《保護和可持續使用授粉媒介國際倡議》的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還向各國提供技術援助,其中涉及蜂王培育、人工授精、蜂蜜生產和出口銷售的可持續解決方案等問題。目前糧農組織也正在起草制訂良好的養蜂規范(Good Beekeeping Practice)。為實現可持續蜜蜂授粉服務大農業助力。
03
我們所有人都依賴于授粉媒介,尤其是蜜蜂。
得益于蜜蜂,我們能夠吃到香甜的蜂蜜;得益于授粉,我們的糧食與植物更加多產與美味。授粉是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基本生存進程。全球近90%的野生開花植物物種完全或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動物授粉,而對于全球超過75%的糧食作物和35%的農業用地來說,授粉同樣重要。蜜蜂生態位處于農業生態系統的核心地位,直接關系到植物繁衍,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作物得到有效授粉,農業增產。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全球四分之三以上主要糧食作物種類(占農地總面積的33%至35%)的生產、產量和質量得益于授粉。與食品直接相關的農作物有 107 種,其中,蜜蜂授粉會增加產量的蟲媒授粉作物種類達到 91 種。每年與蜜蜂授粉直接相關的農產品年產值超過6000億美元(即如果沒有蜜蜂,這部分產量將損失),占世界農業GDP的10%。蜜蜂為植物傳花授粉,提高果實和種子質量,因此其對人類意義重大。我國現有蜂群820萬群,在作物授粉時期,每群蜜蜂3.5萬-5.0萬只。蜜蜂消失,不僅會引起農業生態系統退化和改變,甚至可能導致部分相關生態系統崩潰。
然而,在世界許多地方,蜜蜂和其他傳粉媒介正在大量減少。因此,為了提高人們對于授粉媒介重要性的認識,了解授粉媒介所面臨的威脅及其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2017年12月20日 ,聯合國大會參會代表一致同意宣布5月20日為世界蜜蜂日,以促使人們關注蜜蜂等授粉媒介在維護地球生態和幫助人類獲取食物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試想,假如坐視蜜蜂減少乃至滅絕,失去蜜蜂傳播花粉這一通道,許多農作物、植物將無法繁殖,從而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要知道綠色植物幾乎是所有生物的直接或間接食物來源。植物作為生產者,養活了其往上一系列的消費者。
地球,神奇地孕育了多樣又生機勃勃的生態系統。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復雜鏈條,構成了地球食物鏈。那,在生態系統經歷變化時,是什么在為人類命運保駕護航?答案是:生物多樣性。
04
我國作為本次會議(COP15)的東道主,一直是全球生物多樣性議程的強有力支持者和貢獻者,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也是公約和議定書核心預算的最大捐助國之一。為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中國創造性提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通過行動向世界做出榜樣,以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愿景。
目前,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基本完成。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月8日發表的《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指出,生態保護紅線涵蓋森林、草原、荒漠、濕地、紅樹林、珊瑚礁及海草床等重要生態系統,覆蓋全國生物多樣性分布的關鍵區域,保護絕大多數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中國打破行政區域界線,連通現有自然保護地,充分考慮重要生物地理單元和生態系統類型的完整性,劃定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其中,32個陸域優先區域總面積276.3萬平方公里,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28.8%,對于有效保護重要生態系統、物種及其棲息地具有重要意義。
10月12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習近平強調,人與自然應和諧共生。當人類友好保護自然時,自然的回報是慷慨的;當人類粗暴掠奪自然時,自然的懲罰也是無情的。我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其實,當今世界并不缺乏關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知識,都知道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什么。所以,請別再等待,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不會停下來等我們行動!從你我做起,保護蜜蜂,就是保護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