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李俊文 通訊員 秦愛囯 秦風鳴 山西報道)”
養蜂一直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甜蜜的事業”,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兩位辛勤勞作的養蜂人。
5月5日,湛藍的天空宛如一塊美麗的藍寶石,和煦的陽光讓人倍感溫暖舒服。我們一行來到平順縣西溝鄉東峪溝村時,只見村民常龍伏和老伴正在自家的養蜂場,“全副武裝”在打理蜂箱,起框、搖蜜……他熟練地操作著每個程序,憨厚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面前一字擺開的數排蜂箱,成群結隊的蜜蜂飛進飛出,“嗡嗡嗡”聲不絕于耳,養蜂就是常龍伏老兩口如今的“甜蜜事業”。同行的西溝村委主任趙愛亮向我們介紹:“老常現在是我們西溝鄉的養蜂能手、脫貧致富的典范。”
常龍伏今年69歲,一家6口人,早在1976年開始給西溝公社養蜂,1980年就自己單干了,有著40多年的養蜂經驗,是個地地道道的職業養蜂人。“我自小家里窮,為了生計,很小時候就跟村里的養蜂人學習養蜂,從此就與這些蜜蜂相依為伴。”說起養蜂、說起蜂蜜,老常如數家珍。一邊說,一邊打開蜂箱,抽出幾片金燦燦的蜂巢基條,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蜜蜂,完全不用戴上防護面罩。
多年來縣鄉政府給予了常龍伏很多支持,從原來的20箱發展到80箱,年收入芝麻開花節節高,直到2008年才組建了“平順縣龍盛蜂業專業合作社”。
自己是脫貧了,但看到有些村民仍然日子還過得緊巴巴的,常龍伏抓住黨和政府開展的精準扶貧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大好機遇,結合當地林密山高的良好生態環境,主動把想發展養蜂產業帶動鄉親們脫貧的想法給村干部說出來。
去年,鄉政府從市農經局爭取了5萬元的幫扶資金,鼓勵貧困戶發展養蜂產業。從此,常龍伏開始了他人生的“逆襲”之路。他精心挑選了一處自然地理條件適合養蜂的山坡搭起簡易蜂場,把全副心思放到養蜂上,用勤勞的雙手改寫命運。慢慢的,他的養蜂事業有了起色,蜂箱由原來的80箱發展到今天的200箱,年產8000斤蜂蜜,養蜂經驗也越來越豐富。
蜜蜂是大自然的精靈,只有天性善良、家風淳樸的人才能與這些小精靈結緣,原生態的純正蜂蜜能給人們帶去健康,比如在秋天就有很好的潤燥作用。”在接受采訪過程中,老常的言語中透露出一種發自內心的甜蜜與樂觀。老常說,農村人做人貴在誠信,他的蜂蜜大多是熟識的鄉親們買走,絕不賺不道德的黑心錢。
“我老兩口雖然老了,但我兒子才37歲了,現在我把手藝全教給了他,年輕人腦子活,從網上就能銷很多,老常高興的對我們說。
山中采訪回來,老常熱情地邀請記者品嘗他的原生態蜂蜜。老常的原生態蜂蜜色澤金黃透亮,入口綿滑香甜,卻甜而不膩,并帶著淡淡的植物清香,回味起來醇厚綿長。香甜的蜂蜜每一滴都來之不易,老常說,生活的甜蜜來自于辛勤的勞動,就像蜜蜂,短短的一生都在兢兢業業追尋屬于自己的“甜蜜事業”,人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