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一)中心產區及分布
中心產區在云貴高原,主要分布于貴州西部、云南東部和四川西南部的高海拔區域。
(二)產區自然生態條件
云貴高原平均海拔1000~2000m,西北高、東南低,水系眾多,峽谷深邃,地形復雜。高原西部多山間構造盆地——壩子,壩子地面平坦,土層深厚,四季不明顯,干濕分明。屬亞熱帶濕潤區,由于海拔高度、大氣環流條件不同,氣候差別顯著。
云南昆明海拔約1890m,但其緯度較低(北緯25o),冬季(半年)一般不受寒潮影響,而且經常在西南暖氣流控制下多晴天,干燥而溫暖;夏季(半年)主要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豐富,多雨天,加之海拔高,所以溫度偏低。一年中干濕兩季分明,在緯度、海拔、大氣環流三大因素綜合影響下,氣溫的季節變化較小,四季如春。云南東部年平均氣溫22%,最高氣溫40.9%,最低氣溫1.9℃;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氣溫27.6℃。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形成冬干夏濕、干濕季節分明的水分資源特征。夏半年暖濕氣流沿著山間河谷吹向內陸,滇西南、滇南邊境、怒江河谷以及南北盤江、都柳江上游的部分地區,全年降水量在1500~1750mm之間,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85%~95%。高黎貢山西南迎風坡的盈江年降水量達到4000mm以上,但楚雄、大理年降水量僅500~700mm。雨季常出現山洪暴發,發生洪澇災害。旱季時間長,季節性干旱特別是春旱十分嚴重。
貴州境內海拔一般在1000m左右,冬季(半年)經常受到北方冷空氣影響,陰雨天多,較冷;夏季(半年),受到東南季風影響,降水較多,氣溫較高。貴州西部年平均氣溫10~14℃,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22~25%;1月份氣溫最低,平均4~6℃。全年極端最高氣溫34.0~36.0%,極端最低氣溫-6.0~-9.0℃,但其出現天數均很少,或僅在多年之中偶爾出現。常年雨量充沛,全省各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1100~1300mm,最高1600mm,最低850mm。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趨勢是南部多于北部、東部多于西部。從降水的季節分布看,一年中的大多數雨量集中在夏季,但下半年降水量的年際變率大,常有干旱發生。
云貴高原自然景觀垂直差異明顯:800m以下深谷屬南亞熱帶干旱、半干旱氣候,稀樹灌叢草原為主;800~1200m的河谷低山丘陵,植被為常綠闊葉林;1200~2000m的高原和其間的盆地,植被為常綠闊葉林;2000~2500m的山原和山地,植被為落葉闊葉混交林;2500~2800m的高原或山地,屬山地落葉闊葉林;2800m以上的山地、高原,屬亞高山暗針葉林、高山櫟林。
蜜源植物種類較多,有200余種。可生產商品蜜的有油菜、苕子、蕎麥、狼牙刺、烏桕、野壩子(圖1)、野藿香、鵝掌柴及柃屬、香薷屬植物等。
二、品種來源與變化
(一)品種形成
云貴高原中蜂是分布區內的自然蜂種,是在云貴高原的生態條件下,經長期自然選擇而形成的中華蜜蜂的一個類型。
云南省江川縣李家山出土的戰國銅臂甲上,發現有蜜蜂形象圖;祥云縣出土的古墓銅棺上刻有蜜蜂圖案,證明云南對蜜蜂的記錄,可追溯至2200余年前的戰國時期;據史料記載,貴州少數民族對蜂產品的利用,至少在千年以上,唐代以來,貴州的苗、布依、水、仡佬等民族利用蜂蠟制作的蠟染素負盛名。
(二)群體規模與變化情況
1.群體規模 截至2008年,云貴高原中蜂有62萬群,其中貴州14萬群、云南42萬群、四川6萬余群。
2.發展變化 云貴高原中蜂大多采取傳統方式飼養,蜂群數量變化不大,無瀕危危險。
三、品種特征和性能
(一)形態特征
云貴高原中蜂蜂王體色多呈棕紅色或黑褐色(圖2);雄蜂呈黑色(圖3);工蜂體色偏黑,第3+4腹節背板黑色帶達60%~70%(圖4)。個體大,體長可達13.0mm。其他主要形態特征見表1。
(二)生物學特性
云貴高原中蜂產卵力較強,蜂王一般在2月份開產,最高日產卵量可達1000粒以上(圖5)。
云貴高原夏季氣溫較低,蜜源植物開花少,蜂群群勢平均下降30%左右,6月中旬最嚴重。越冬期約3個月,群勢平均下降50%左右。
云貴高原中蜂性情較兇暴,盜性較強。分蜂性弱,可維持群勢7~8框以上。抗病力較弱,易感染中蜂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腐臭病。
(三)生產性能
1.蜂產品產量 云貴高原中蜂以產蜜為主,不同地區的蜂群,因管理方式及蜜源條件不同,產量有較大差別。定地結合小轉地飼養的蜂群,采油菜、烏桕、秋季山花,年均群產蜜量30kg左右,最高可達60kg;定地飼養群以采蕎麥、野藿香為主,年均群產蜂蜜約15kg。
2.蜂產品質量 隨管理方式的差異,云貴高原中蜂所產蜂蜜含水量為21%~29%,活框飼養群生產的蜂蜜純凈、品質好;傳統方式飼養的蜂群,生產的蜂蜜雜質含量高。不生產花粉,能生產蜂蠟。
四、飼養管理
云貴高原中蜂的飼養方式在貴州、云南以定地飼養為主;四川為定地結合小轉地飼養(圖6)。貴州傳統方法飼養13萬群,活框飼養1萬群。云南傳統方法飼養約40萬群,活框飼養約22萬群。四川傳統方法飼養2萬余群,活框飼養約4萬群。
五、品種保護與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云貴高原中蜂保種場或保護區,亦未建立品種登記制度,主要由蜂農自繁自養(圖7)。
貴州省畜牧總站2006年測定工蜂的主要形態數據與1984年測定結果相比無顯著差異,說明云貴高原中蜂的形態特征性狀穩定。有關研究機構對云貴高原中蜂進行了比較生物學、生態學、形態學、遺傳學等多方面的研究。
六、品種評價
云貴高原中蜂個體大,抗寒能力強,適應性較廣;分蜂性弱,能維持較大的群勢;采集能力強;抗中蜂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腐臭病能力較弱;性情較兇暴。可作為育種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