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夏洛特煩惱》里有這么一個鏡頭,主角夏洛和女神秋雅正坐在臺階上,撒狗糧地一起吃“交杯雞”,可是,就是這看上去唯美的畫面里卻出現了一點點的瑕疵。
有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他倆吃的好像不是我們熟悉的肯德基,雖然顏色、圖案都一樣,但是卻是啃雞雞,英文縮寫也不是KFC,變成了啃雞雞的首字母縮寫KJJ。
電影雖說是藝術作品,但是也離不開生活的原型。
現實生活中可能沒有啃雞雞這么魔性的名字,但是如果您各位真的想認真吃一頓肯德基的話,也得擦亮雙眼,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吃了一頓國產正宗“洋快餐”。
你知道FBC、KFG、KLG、MFC嗎?這些看似毫無關系的字母組合既不是什么神秘國際組織的縮寫,也不是什么國際大牌的簡稱,他們只是一些讓你“熟悉又陌生”的快餐店。
話不多說,上圖!
說熟悉吧是因為這些小店模仿了肯德基KFC的縮寫形式,招牌上也用了跟肯德基差不多的顏色進行搭配;說陌生呢,是這些字母拼湊出這一個一個名字,小編是翻來覆去的也沒想明白這是什么縮寫,而且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物頭像。
最不能讓人理解的是,居然還有真的有一只雞亂入!肯德基雖然是買炸雞,但是也不能真的畫一只雞在上面吧!
接下來的這家店就更直接的把雞寫在招牌上了。
殘破的店面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那段不為人知的陳年往事,看似不起眼的小店不僅經營著炸雞漢堡,就連奶茶也收入囊中,廣告牌上隱約還有涼面的字樣。可能店家就是靠著強大的綜合實力,做到了全國性連鎖店的規模。
遠看肯德基,近看原來是啃得起。
標志的紅色底色+白色老爺爺的牌子讓人們很自然是以為這是一家肯德基。可是走近之后發現,這哪是肯德基啊,原來是啃得起。就沖這親民的名字,小編連廣告詞都替他們想好了,啃得起,做中國人都吃得起的快餐!
還有的商家直接把肯德基和麥當勞相結合——麥肯基就誕生了。
作為集肯德基和麥當勞之大成于一身的國產正宗“洋快餐”,這家店無論是店面還是裝修,都是比較不錯的。其實,麥肯基還是有自己的創新點的,不僅特意把名字倒了過來,還別有用心的設計了一個讓人看不太懂是什么意思的標志,再加上門口那只穿著格子背帶褲的雞,還真讓人有點不知道說什么好。
而且麥肯基在其他地方還有不少家的分店。
神奇的是,小編原本以為這些麥肯基是一家“大型連鎖快餐店”,可是意外的是,這些店僅僅是“重名”而已,他們的風格還真不一樣。
有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甚至還有這樣街頭的低配版。
不知道各位那里有沒有這家店呢?
有了奔波霸就有霸波奔,有麥肯基就有肯麥基。
這家也是麥當勞和肯德基的結合體,店面比上面的麥肯基還要大,雙層的店面,絲毫不輸肯德基和麥當勞。
相比肯德基、麥當勞“單一”的菜單,肯麥基讓客人有了更多的選擇,除了漢堡薯條之外,還加賣蒸飯,讓不同口味的客人都共享美食。不僅食材豐富,價格還便宜,而且“天天買一送一”,老板真是個厚道人啊。
麥肯基、肯麥基之外,還有這家肯當勞,可以說把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結合發揮到了極致,按照這個邏輯推斷,麥德基大概也是有的。
果然不出所料。
還無意中發現了一家麥當基,這算意外收獲了吧!一個字:絕!
這家OFC更牛,連奧巴馬都成了他們的代言人,沒想到這位美國前總統卸任之后混的這么慘。
1987年,中國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門大街正式開門營業,那時候還不叫“肯德基”“肯德基家鄉雞快餐店”。十冬臘月大雪紛飛,人們在前門排起了長隊,不為別的,就為了“給我來兩只肯德基”。當時人們要排一個多小時的隊才能買到一塊炸雞。
就連人民日報都做了相關報道,能讓人民日報點名的,影響力自不必多說。換做今天的話,妥妥的“網紅餐廳”天花板。
1992年肯德基在全國餐廳的總數只有10家;但是到了三年后的1995年,就已經發展到了71家。2002年2月,肯德基在全國的餐廳總數達到了600家。那時,肯德基在中國就已經是比較常見了,但是由于價格相對昂貴,對于很多普通家庭來說,還是舍不得吃上一頓。
1987年,肯德基的一塊炸雞賣2.5元,一份土豆泥要8毛錢,這對于當時月薪100多塊的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已經是夠買好幾斤菜的“巨款”了,后來一個漢堡套餐又要十幾、二十幾塊錢,更是想都不敢想。
因此,在許多80后、90后的朋友們的記憶中,小時候能吃上一頓肯德基,算是十分奢侈的事情了。
人民群眾對漢堡炸雞想吃又舍不得的尷尬境地讓很多“有心人”發現了商機,也由此拉開了國產洋快餐的“黃金十年”。
從2001年開始,各種各樣的“國產洋快餐”開始如雨后春筍一般的出現在三、四線城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今天隨處可見的華萊士了。
憑借著便宜的價格,華萊士迅速崛起,2003年,華萊士開始運行加盟路線,全國各地開始陸陸續續出現華萊士的身影。
到2010年,華萊士在全國的加盟店已經超過了1000家;之后,華萊士的發展更加迅猛,最輝煌的時候曾經一天之內連開三家新店。目前,華萊士在全國的店鋪已經超過18000家,比肯德基麥當勞加起來的都多。
華萊士的成功秘訣就是兩個字——便宜。
20年前,華萊士的6元套餐是比肯德基更有吸引力的存在。當時很多人也都覺得:反正漢堡炸雞味道都差不多,哪家便宜吃哪家唄。
但是,隨著收入的不斷增加,人們開始覺得,肯德基的價格也不那么讓人“難以接受”。
這并不是因為肯德基一成不變的價格,其實肯德基漲價還是“相當頻繁”。據不完全統計,僅2007年7月到2012年1月不到五年時間內就八次漲價,其中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初的半年時間內三次漲價,每次普遍漲幅差不多在0.5-2元之間。到今天,一份普通的肯德基套餐價格也到了三、四十左右。
不過,如果把肯德基漲價幅度跟我國人均收入變化的幅度做一個比較的話,就會發現肯德基顯得有點不值一提。
根據國家統計局歷年公布的數字得知,從1985年到2020年的35年間,我國人均收入增加了22倍,到現在,我國每月人均可支配的收入達到了3243元。也就是說,從前一頓占月薪比重2、30%的肯德基如今只不過是月收入的百分之一而已了。
國產快餐除了價格低廉之外,扎根中小城市也是他們的一大特點。拿華萊士來說,目前一萬多家店鋪中,43%都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這些地方也曾經一度成為國產洋快餐的“重災區”。
在肯德基麥當勞來華之處,首要的目標就是大城市。對于店鋪所在城市的規模、人口以及未來發展前景等硬件都有著一定的標準和要求,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多中小城市根本就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但是近十年來,我國中小城市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麥當勞和肯德基也放下“架子”,開始把目光投向了三、四線城市以及小鄉鎮。
麥當勞中國執行官張家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未來新開的麥當勞門店將主要集中在低線城市。”
而肯德基對于下沉至三四線城市開店的興趣則更濃厚,下手也更早。如果各位還有印象的話,在中小城市大概率都是先有了肯德基,后有的麥當勞。
最近,肯德基又在河南新鄉封丘縣的第一家縣城“小鎮店”——肯德基優選正式營業。該小鎮店運行后,肯德基更是宣布:計劃在三年內新增1000家這樣的“小鎮店”,把肯德基帶到每一個城鎮居民的餐桌上。
在今天,這個人們越來越重視消費體驗的時代里,那些曾經依靠小城市和低價格而存在的“國產洋快餐們”也在慢慢的被歷史洪流所吞沒。
曾經,這些“國產洋快餐”興盛于新世紀之初那個人們收入不高,舍不得消費的時代;現在,這些“國產洋快餐”又衰落于現在這個人們生活提高,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
仔細回顧這些國產洋快餐,我們猛然發現,他們興衰史正是中國二十多年的發展史,他們恰恰是我國人們二十年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社會不斷發展的最好見證人。
最后,各位還吃過見過哪些有趣的“國產洋快餐”呢?說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