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蜜蜂養殖過程中,蜜蜂的疾病,是zui令養蜂人頭疼的,尤其是傳染性非常強的美洲幼蟲病,使得蜂群的幼蟲(包括工蜂和雄蜂的幼蟲)大量死亡,如若不及時防治,則會造成蜂群的輕者群勢衰弱,嚴重者可致蜂群覆滅。下面趣蜜蜂小編為大家介紹下蜜蜂美洲幼蟲病的防治方法吧。
美洲幼蟲病的病原
美洲幼蟲病是由幼蟲芽孢桿菌引起的,是一種長2~5微米,寬0.5~0.7微米的菌體;能運動,革蘭氏染色陽性,若用苯胺黑或墨汁負染時,能觀察到成簇的鞭毛;涂片觀察,在顯微鏡視野中可見菌體呈長鏈狀排列;該桿菌常形成芽孢來抵抗藥物治療,是一種很難治愈的幼蟲病。
美洲幼蟲病的傳播
美洲幼蟲病的傳染途徑有很多種,在蜂群內,病害主要通過內勤蜂對幼蟲的喂飼活動而將病菌傳給健康的幼蟲,而被污染的飼料(帶菌蜂蜜)和患病巢脾是病害傳播的主要來源。蜂群之間的傳播是由盜蜂或迷巢蜂引起的。蠟螟和大、小蜂螨等在傳播美洲幼蟲病方面起著很大作用。美洲幼蟲病多發生在蜂群的繁殖盛期,及夏秋季節,其它季節也有少量發生。
美洲幼蟲病的癥狀
孵化24小時內的幼蟲易感染此病,5-6日齡幼蟲出現明顯癥狀,一般在封蓋以后死亡,初期癥狀不明顯,患病幼蟲失去正常的白色光澤,逐漸變成咖啡色,死亡幼蟲呈褐色和黑色,椎形狀。封蓋的子房蓋呈現下陷、濕潤、穿孔的特征。
美洲幼蟲病的診斷
美洲幼蟲病受染幼蟲大部分死于預蛹期,有的也死于蛹期。因此,對可疑患有美洲幼蟲病的蜂群,可從蜂群中抽取封蓋子脾1~2張,仔細觀察。若發現子脾表面呈現潮濕、油光,并有穿孔時,則可進一步從穿孔蜂房中挑出幼蟲尸體進行觀察。若發現死亡幼蟲的頭部朝向房蓋,蟲體順著背部下陷,開始變成棕色,并具有粘稠、深褐色能拉絲的物質;則是感染上美洲幼蟲病。
美洲幼蟲病的預防
1、做好蜂場的日常衛生和消毒工作,蜂箱巢門前保持沒有雜草、垃圾、死蜂等情況,對巢脾和蜂具徹底消毒;生產季節嚴格遵守衛生操作規程;不購買來路不明的飼料和蜂群;對蜂場和蜂具進行嚴格消毒。
2、培育、引進抗病力強的蜂種,提高蜜蜂抗病、內勤蜂清除病蟲和打掃巢房能力。
3、巢內除有充足的存蜜外,缺粉期還應及時補充蛋白質飼料。早春、秋未應密集群勢,加強保溫,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嚴防盜蜂發生。
4、早春、秋未繁殖時,結合獎勵飼喂,在糖漿中摻入黃芩、黃連煎的藥液。
美洲幼蟲病的治療
用磺胺噻唑鈉針劑2mL或片劑0.5g與1:1糖漿混合,每天飼喂一次藥劑糖漿連續5~7d為一個療程,間隔3~5d再進行下一個療程。土霉素或四環素,藥劑20~25萬單位與1:1糖漿500g混合,療程與磺胺噻唑鈉針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