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鄂拉蜂,又名卡尼阿蘭蜂,簡稱卡蜂,是產自巴爾干半島的一個蜂種,也是世界四大優良蜂種之一,于上世紀50年代引入我國,后被多次改良,除我國華南、西藏等地以外,其它地區均有飼養,尤其適合北方地區(華北、華東、西北),這在我國的養蜂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那么卡尼鄂拉蜂是一個怎樣的蜂種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地理分布
卡尼鄂拉蜂原產自歐洲巴爾干半島北部的多瑙河流域,從阿爾卑斯山到黑海,都有其蹤影,廣泛分布于奧地利南部、南斯拉夫、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希臘的北部等地,且土耳其也有部分分布。但目前,經過不斷的引進蜂種飼養,世界各國都有卡蜂的蹤影,成為繼意大利蜂之后世界廣泛分布的第二大蜂種。
形態特征
卡尼鄂拉蜂的采集能力比較強,和中蜂一樣比較善于利用零星蜜源,但采集花粉的能力比意蜂差一些,產卵能力也較弱。截至目前,卡尼鄂拉蜂已經發展處多個品種,如奧地利卡蜂(奧卡)、羅馬尼亞卡蜂(喀爾巴阡蜂)等。卡尼鄂拉蜂的大小和意大利蜂的大小類似,腹部細長,幾丁質黑色,有些個體第2、第3腹節背板上有棕色版,極個別少數個體還有棕紅色環帶,第4腹節背板上的絨毛帶寬度約0.8-1.0毫米,平均0.9毫米左右,絨毛密集,第5腹節背板上的覆毛長度0.2毫米-0.4毫米,平均0.3毫米左右;蜂喙長約6.4毫米-6.8毫米,平均6.6毫米。卡尼鄂拉蜂的蜂王呈棕黑色,少部分蜂王的腹節背板上有棕色版或棕紅色環帶,而雄蜂呈黑色或灰褐色,工蜂絨毛比較多,呈棕灰色。
生活習性
卡尼鄂拉蜂性情比較溫順,不怕光,養蜂人開箱檢查時也會表現出溫和的狀態,長時間提取巢脾也不會離脾,定向力較強,不容易迷巢,也很少發生盜蜂現象。在早春外界出現花粉的時候,卡尼鄂拉蜂便開始繁育幼蟲了,而到了夏季時,只有在花蜜充足的情況下,蜂脾上才會有一定面積的育蟲區,但到了秋末的時候,蜂王產卵量和蜂群群勢則開始減弱,比較難維持強群越冬,一般以小群越冬,且分蜂性較強,難以維持強群。卡尼鄂拉蜂對樹膠的興趣不大,較少采集樹膠,抗寒能力較強,在緯度較高的地區也能良好越冬,抗病能力較強,很少發生幼蟲病,對螨蟲的抵抗也較強。
種群優勢
卡尼鄂拉蜂的產蜜能力較強,能采集椴樹、玉米、山荊子系等眾多蜜源植物,與意蜂同等群勢下,產蜜量明顯高于意蜂20%-30%左右,是比較適合的蜂蜜生產型蜂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但生產蜂王漿的能力較弱。可與其他蜂種雜交,雜交后又較明顯的雜交優勢,對其哺育能力、產卵能力、采集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起到很好的經濟效應。
產量分析
卡尼鄂拉蜂的產蜜能力較強,特別是在椴樹花期,一個卡蜂強群可產蜂蜜達到50-80公斤之間,但蜂王漿產量卻只有20-30克左右,不過10-羥基-2-癸烯酸(10-HDA,即:王漿酸)含量卻很高,高達2.0%,但卡蜂的花粉生產力較強,蜂群/年均產花粉可達2-3公斤,且卡蜂的蜜房封蓋為干型,呈白色,較宜用于生產蜂巢蜜。
總結:卡尼鄂拉蜂是一種經濟效應較好的蜂種,具有采集力強、節約飼料、性情溫和、不怕光、定向力強、不易迷巢、盜蜂性弱、抗病力強、易越冬等眾多優勢,且和其他蜂種雜家后還有一定的并種優勢,深受養蜂者的喜愛,是比較合適的蜂產型蜂種和較好的培育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