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蜂的種類較多,如東北黑蜂、新疆黑蜂等,其食物基本以采集植物釀造花蜜為主。
一、分布范圍
黑蜂原產地為阿爾卑斯山以西和以北的整個歐洲地區及俄羅斯中部,自十七世紀以來黑蜂橫渡大西洋被帶到南北美洲,另一方面則橫跨烏拉爾山脈被帶到西伯利亞,但在現代養蜂業中純種黑蜂已被淘汰且瀕臨滅絕,僅僅依靠部分國家的保護才留存有少許純種黑蜂品系。
二、形態特征
黑蜂是西方蜜蜂中體型較大的亞種,體型比意蜂(意大利蜜蜂)大,舌短,腹部寬,幾丁質呈黑色或深黑色且一致,少數個體第二和第三腹節背板上有黃色小斑,但像意蜂那樣有黃色環帶,覆毛長,絨毛帶窄而疏,肘脈指數1.3~2.1,蜂胸部絨毛呈深棕色,有時呈黑色。
三、生活習性
黑蜂怕光,易驚慌,性情不如其他西蜂溫順,尤以雜交后代的性情最為兇暴,育蟲能力不強,群勢發展較緩慢,分蜂性弱,耐寒,在極端氣候下仍能安全越冬,易感染幼蟲病,易受蠟螟危害,抗孢子蟲病和抗甘露蜜中毒的能力強于其它蜂種,蜜房封蓋呈干型或中間型。
四、生產性能
黑蜂的生產性能不如其他蜂種,尤其是春季產蜜量要低于意蜂和卡蜂,但夏季黑蜂可形成強大的群勢,因此黑蜂對夏、秋蜜源的采集要強于其他蜂種,例如英國和挪威的石南草流蜜期黑蜂要勝過任何其它蜂種,另外在蜜源較貧乏地區也往往只有黑蜂尚能提供一些余蜜。
五、東北黑蜂
東北黑蜂是黑蜂與卡尼鄂拉蜂雜交后形成的一個新蜂種,主要血統是黑蜂和卡尼鄂拉蜂,也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統,典型特征是性情溫和,采集力強,抗寒抗逆性強,抗白堊病和幼蟲病,產育力強,分蜂性弱,泌蠟能力強,但盜性強,易感麻痹病,愛造贅脾。
六、新疆黑蜂
新疆黑蜂是黑蜂適應新疆氣候和蜜源特點而形成的黑蜂品系,1925~1926年由俄羅斯人從哈薩克斯坦帶入新疆伊寧市,目前已由伊寧市發展到特克斯、昭蘇、霍城、新源、尼勒克、鞏留及阿勒泰地區,典型特征是采集能力強,尤以對高寒地區零星蜜源的采集力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