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交過尾的與未交過尾的一個收翅一個微張開。
最近在瀏覽與蜂有關的視頻時,關于“蜂王二次交尾”的內容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我之前了解到的都是蜂王終身只能交尾一次,開產之后不會再繼續交尾,但在那個視頻的底下還有其他蜂友評論表示曾遇到過蜂王二次交尾的情況,所以我決定重新學習了解一下蜂王交尾,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原來交尾也有很多學問。
首先,蜂王和雄蜂是不會在巢內交尾的。據推測可能早期是存在有巢內交尾的,但是因為長期的巢內交尾,導致擁有這一交尾特性的蜂群抗逆性差、易得病,最后滅絕,只剩下擁有巢外交尾特性的蜂種(就和我們禁止近親結婚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蜂王和雄蜂只有外出時才會分泌性信息素,促成交尾。
還有文獻記載道,有蜂友觀察到蜂王外出交尾飛行的距離可能超過5公里,原因是當年他特地提早培育種用雄蜂和蜂王,但當年的蜂王盡數交尾失敗,故推測雄蜂飛行距離近,蜂王飛行距離遠來避開近親交尾,而當年蜂王的交尾時間,除本場外沒有其它雄蜂可供交尾,所以交尾失敗。
其次,蜂王與雄蜂交尾后雄蜂的生殖器官會留在蜂王體內。這是為了避免精子的流失。眾所周知,蜂王成功交尾后回巢會帶有交尾標志,這一標志是由工蜂咬下,后續蜂王才能正常產卵,這也意味著蜂王本身并沒有取下交尾標志的能力。可是據文獻所說,蜂王每次外出都會依次與多只雄蜂交尾后才回巢,那么問題,后來的雄蜂是怎么在有生殖器官的情況下繼續和蜂王交尾?
文獻中是這么介紹的:“盡管如此,以后的雄蜂還能將其內陽莖插入蜂王蟹針腔。隨著內陽莖的伸入,原有交尾標志背面的粘液粘在它上面,受其棱形毛片的拉動交尾標志轉動。原來位于蜂王腹面的幾丁質片向里滑動,壓到蓄針裝置上。交尾標志粘在棱形毛片從蟄針腔里被拉出,所以蜂王螫針腔上有交尾標志對再次交尾不造成障礙。”
我將這段文字和學習到的其它內容相結合,理解為雄蜂的生殖器官在蜂王體內短暫的停留后還是會被蜂王剔除,我們能觀察到的交尾標志其實是外露的雄蜂精液及黏液凝固而成,后來的雄蜂在生殖器官伸入蜂王體內的時候就會把原有的凝固物頂走、頂出,不影響正常的交尾;或是頭幾次交尾的凝固物少或沒有,并不影響后續的交尾。
最后,關于二次交尾,目前沒有搜到文獻記載,但是有很多蜂友都表示遇到過,網上也統一口徑雖然二次交尾少見,但如果蜂王首次交尾儲存的精子不足以支撐蜂王后續的產卵所需,就會進行二次交尾。注意,這里說的二次交尾并不是在開產之前蜂王反復進出蜂巢交尾的次數,而是蜂王在短暫的產卵之后又出去交尾。觀察到這一現象的蜂友們紛紛表示一開始都以為是錯投,特地囚起來仔細觀察,最后確認就是原有的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