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是一種群居類昆蟲,為了預防敵害,工蜂的進化出了毒腺功能,通過尾部的螯針刺入入侵者的體內,釋放毒液,以保護蜂巢整體安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什么是工蜂的毒腺吧!
什么是毒腺?
毒腺是分泌對其他動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質的腺體的總稱。工蜂的毒腺是一細長盤曲的導管,在近末端處分為兩個 分枝,分枝端部稍膨大形成小囊胞。腺管內壁有分泌毒液的細胞。毒腺 分泌的毒液經導管流入毒囊儲存。工蜂的毒液主要成分為多肽類、酶類和生物胺類。蜂王毒腺的長度和容量分別是工蜂的3倍和5倍
毒腺所分泌的液體稱為:毒液,可通過螫針(如工蜂)、刺毛(如刺蛾幼蟲)、螫肢(如蜘蛛)、尾刺(如蝎)、毒牙(如毒蛇)等注入其他動物或人的體內,引起機體中毒反應。由于動物不同,毒腺的位置和結構也不相同,如工蜂的毒腺,位于腹部,開口于毒針,由管狀的酸性腺和堿性腺兩部分構成。對于蜂毒來說,目前采集方法多采用電刺激蜜蜂取毒法,通過電取蜂毒器來完成。
蜂毒的主要成分
蜂毒是一種成分復雜的混合物,它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還含有若干種蛋白質多肽類、酶類、組織胺、酸類、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在多肽類物質中,蜂毒肽約占干蜂
毒的50%,蜂毒神經肽占干蜂毒的3%。蜂毒中的酶類多達55種以上,磷脂酶A攬攭含量占干蜂毒的12%,透明質酸酶含量約占干蜂毒的2%~3%。
工蜂蜇人后為什么會死?
工蜂蜇人用的是腹部末端的刺針,刺針是由3根針組成的,即1根背刺針和2根腹刺針,后面與大、小毒腺和內臟器官相連,有好幾個小倒鉤生在腹刺針尖端;當工蜂刺針刺破人體的皮膚以后,再將刺針拔出時,由于小倒鉤牢固地把皮膚鉤住了,所以刺針連同工蜂的一部分內臟也一起被拉出來,這樣,蜜蜂當然不會活命。
所以,蜜蜂不到危急時刻時是不會蜇人的。但當蜜蜂蜇到那種身上有硬質表皮覆蓋的昆蟲時,它可以從破口中將刺針拔回,而使自己免于死去。
蜂毒在醫學臨床上的應用
目前,蜂毒也被廣泛應用在醫學臨床治療方面,如結締組織疾病、神經炎和神經痛、心血管疾病等,在這些疾病的治療上也獲得了理想的療效。但一般來說,臨床使用蜂毒的治療劑量很少,總的來說蜂毒應用是安全的,但是每個人對蜂毒的敏感性差異很大,有個別人對蜂毒過敏,表現蜂蜇部位局部紅腫反應強烈,或出現嚴
重的致命性反應,因此,臨床上使用蜂毒時和青霉素一樣,對過敏者采用純凈蜂毒涂作診斷性皮試和脫敏治療。
蜂毒對哺乳類動物的作用最強,健康人同時接受10次蜂蜇可引起局部反應;接受200~300只蜂蜇會引起中毒;短時間內蜇500次,可致人死亡。
總結:蜜蜂是一種對人類有益的昆蟲,它們的幫助了自然界大量的植物傳授花粉,蜜蜂對人構成的威脅不大,所以我們在碰到蜜蜂時盡量不要招惹它,以免使自己挨蜇,使蜜蜂喪命,真可謂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