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中蜂在70年代后呈下降趨勢,在部分地區已出現混雜現象,至2008年四川有阿壩中蜂3.3萬群,目前馬爾康縣仍有野生阿壩中蜂存在,分蜂季節有的收蜂點可以收到5~20群野生阿壩中蜂,群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他蜜蜂引進和飼養、中蜂囊狀幼蟲病危害、蜜源植物減少及自然災害等。
阿壩中蜂在原產地一般從2月下旬開始產卵,蜂群開始繁殖,秋季外界蜜源終止后蜂王于9月底10月初停止產卵,早春最小群勢0.5框蜂,生產期最大群勢12框蜂,越冬群勢下降率為50~70%,在蜜源較好的情況下每年可發生1~2次自然分蜂,每次分出1~2群,很少發生巢蟲危害,飛逃習性弱。
阿壩中蜂能充分利用大宗蜜源,生產性能高,其產品主要是蜂蜜,產量受當地氣候、蜜源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年均群產蜂蜜10~25千克、蜂花粉1千克、蜂蠟0.25~0.5千克,同時阿壩中蜂所產的蜂蜜濃度較高,一般含水量在18~23%左右。
阿壩中蜂宜我國西部高寒山地飼養,在飼養的蜂群中定地飼養的占90%以上,少量蜂群為小轉地飼養,一般一個蜂場飼養10~90群左右,同時在飼養的蜂群中80%采用活框飼養,20%的蜂群仍然采用傳統方式飼養,大部分蜂群在本地越冬和春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