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農大1號蜂王耐高溫,產漿好,產蜜一般。
浙農大1號是我國自主培育的蜂王漿蜂蜜雙高產意蜂品種,該品種于1993年6月30日通過浙江省科委鑒定。該品種具有王漿產量高、采蜜能力強、繁殖速度快、性情溫馴、抗病力強等優點。與本地意蜂相比,“浙農大1號”意蜂在解剖學形態、細胞學、同工酶基因型、生物學特性等方面有明顯差異。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浙農大1號”意蜂。
品種來源:“浙農大1號”意蜂是我國自主培育的蜂王漿、蜂蜜雙高產品種,由原浙江農業大學等九個單位的專家在蜜蜂集團閉鎖繁殖育種理論的指導下,收集杭州、平湖、嘉興、桐廬、紹興、龍游等地區王漿高產蜂群作為育種素材,運用太湖島嶼隔離和蜜蜂人工授精技術,進行連續多代選擇,形成生產性能優越、遺傳穩定的意蜂新品種。
該品種于1993年6月30日通過了浙江省科委鑒定。2009年農業部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蜜蜂專業委員會專家對“浙農大1號”意蜂進行了復核,認定為人工培育的蜜蜂新品系(相當于其他畜禽的品種)。
特征特性:該品種具有王漿產量高、采蜜能力強、繁殖速度快、性情溫馴、抗病力強等優點。與本土意蜂相比,“浙農大1號”意蜂在解剖學形態、細胞學、同工酶基因型、生物學特性等方面有明顯差異。蜂王漿中10-HDA含量在1993年鑒定時為2.27%,2004年浙江省農業廳對三個省一級種蜂場的王漿中10-HDA含量進行檢測的結果是“浙農大1號”意蜂為2.07%,超過蜂王漿國標1.8%的要求。
產量表現:該品種與本土意蜂相比,王漿產量提高兩倍以上,在粉源充足的強盛階段,一個強群每3天能生產王漿100克以上,1995年創下群年產王漿7.7公斤的高產紀錄,蜂蜜和花粉產量分別比本土意蜂提高20%和40%,是理想的漿、蜜雙高產的意蜂新品種。
該品種已推廣到除西藏藏族自治區以外的全國各地,特別適合長江中下游蜂王漿生產主產區養殖。
產量表現
該品種與本地意蜂相比,王漿產量提高2倍以上,在粉源充足的強盛階段,一個強群每3天(72小時)生產王漿100克以上,1995年創下群年產王漿7.7千克的高產紀錄,蜂蜜和花粉產量分別比本意提高兩成和四成,是理想的漿、蜜雙高產的意蜂新品種。
養殖要點
①選用蜂王漿優質高產蜂種;
②在蜜粉源條件優越季節生產蜂王漿;
③飼養強群;
④雙王繁殖復壯;
⑤注意培育優質蜂王;
⑥保證群內充足的貯蜜存粉;
⑦無蜂螨和疾病危害;
⑧多王群提供量多適齡的蜜蜂幼蟲。
適宜區域
該蜂種已推廣到全國各地(西藏除外),已經推廣種蜂王18000多只,特別適合長江中下游蜂王漿生產主產區,其良好的生產性能和適應性已得到廣大用戶的充分肯定。
品種性能:浙江農業大學1號意蜂繁殖力強。分蜂性較弱,在蜂脾相稱的情況下,群勢小于8足框(1足框=0.35kg)時,一般見不到王臺,浙江農業大學1號意蜂強盛階段的群勢一般能保持在10足框(3.5kg的工蜂)以上。在對浙江農業大學1號意蜂的生產性能進行測定,其王漿產量比浙江本意高出146.8%,采蜜量比浙江本意高23.1%,采粉量比浙江本意高45.1%,最高群采粉量每天可達500g以上,采膠力一般。抗逆性較強,最高氣溫35℃時,繁殖仍然正常,氣溫38℃時還有蜜蜂出巢,1.5~2.0足框的蜂群不加外保溫,寒冷的初春繁殖基本正常。清巢能力較強,箱底較干凈,不易發生孢子蟲病和白堊病。護脾性好,夏季氣溫30℃以上,每個巢脾上仍有2000只左右的工蜂;泌蠟能力強,造脾速度快;性情溫馴,查蜂時一般不帶蜂帽。嗅覺靈敏,盜性較強,防盜能力中等。
綜合評價:該品種具有王漿產量高、采蜜能力強、繁殖速度快、性情溫馴、抗病力強等優點。與本意相比,王漿產量提高兩倍以上,在粉源充足的強盛階段,一個強群每3天(72h)生產王漿100g以上,創造了群年產王漿7.7kg的國內外最高記錄(陳盛祿,1995),蜂蜜和花粉產量分別比本意提高兩成和四成,是理想的漿、蜜雙高產的意蜂新品種。該蜂種已推廣到除西藏外的全國各地,生產用王先后九次出口到印度尼西亞和法國,其良好的生產性能和適應性已得到廣大用戶的充分肯定。該品種榮獲1995年國家發明二等獎。與本意相比,浙農大1號意蜂在外部形態、解剖學形態、細胞學、同工酶基因型、生物學特性等方面有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