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中蜂,是山區、丘陵地區新農村建設的新項目,是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新門路。這個項目投入少,可以白手起家;勞力輕,老弱婦病殘都可經營;收入高,蜜源條件好的地方,一個強群年收入500元是常事。這里,根據我們幾十年飼養中蜂的經驗,設想了一個雙手打造家庭中蜂場的方案,對于有志于養蜂事業的朋友可以試試。辦一個中蜂場除蜜源、氣候等客觀條件之外,還必須有三條:蜂種、蜂具和蜂技。這是通過主觀努力可以做到的,具體如下:
一、蜂種
我國廣大山區、丘陵地區,中蜂資源雖然日趨萎縮,但還是比較豐富的,在一個村的范圍內,每年都會有幾群野生蜂飛到農民家里來投居,或在野外樹上結團。只要留心搜尋,一年就能收捕到十來群野生蜂。這里介紹幾種方法供參考。
1、空箱引誘
我地農村有“養蜂不用種,只要勤做桶”的說法。就是說,只要做幾個桶,掛在屋前屋后,自然有蜂投居。我們開始養蜂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利用廢棄的木箱、水桶、包裝箱改造成6面密封的只留幾個進出孔的容器(可用石灰和稀泥糊縫),放在山洞或家里背風向陽的地方,“清明”節前后一直到冬前,有蜜蜂分群或飛逃時,便成了蜂群最理想的居室選擇。平時,如果發現有蜜蜂飛到家里來,或在墻上飛尋,這是分蜂群(含飛逃群)派出的向導蜂(偵察蜂),可用舊蚊帳布做的網罩網住它,并連網投入空箱里,堵住巢門,10多分鐘后放開,如果觀察一會兒它又返回箱內,就很有希望成功。
2、洞穴過箱
在農村,山野間的樹洞、地穴、古墳、巖縫中寄居著許多自生自滅的野生蜂。只要向那些常在山里活動的人(放牛的、打柴的、挖草藥的)打聽,就可能找到一二群。如果找到,過箱時,須注意三點:一是先察看地形,做好過箱準備;二是準備好蜂箱和過箱用的工具,如巢框、水果刀、王籠、漱口杯等;三是選擇流蜜期或小流蜜期的晴好天氣。
過箱時,先將洞穴的巢門擴大,大到能取出巢脾為度;擴巢時有震動,工蜂會離巢躲在一邊結團,待取出巢脾綁在巢框上放進蜂箱后,再用漱口杯把蜂舀進箱內。如發現蜂王,捉住關進王籠放在框梁上,工蜂就會自動入箱。如果洞穴太長,工蜂逃到很遠的邊角不能用杯舀時,可用煙熏(謹防失火)或噴入石炭酸液(醫院有售)驅蜂。外出結團時另行收捕。自制空箱引來的蜂群,須半個月后過箱為好,因為這時箱內的子脾已封蓋,過箱后可防止飛逃。過了箱,有蠟跡的空箱,仍放到野外引蜂,成功率極高。
3、廣告征購
把你需求中蜂的信息,或發微信群,或通過親友廣泛地宣揚出去。本地農民,多有“蜂來走運,蜂逃倒霉”的迷信,蜂來了他不會養,終究要逃走。人為“取”走不是“逃”,就不會倒霉。況且他們視蜂如蛇,家里有蜂飛來飛去,做事不方便,稍有報酬取走他是求之不得的。我地有個姓胡的農民蜂友,一年就“取”到10多群。
初學養蜂者,盲目追求數量,箱多而群勢小,常常導致失敗。養強群,是中蜂飼養的一個重要原則。至少要保持6脾以上。分群,同樣不是以多取勝。每年按1∶1的原則穩步發展較為穩妥。就這樣從小到大,一年翻一番,不到三五年,20群左右的家庭蜂場即可建成。
二、蜂具
一般農村都有木材,一般農民都會一點木工。只要下決心學養蜂,常用蜂具都可從手上產生。
1、蜂箱
農村傳統的養法是桶養,時下也有人主張這種養法。我們的體會,還是活框飼養法好。據書刊介紹,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蜂箱,大致有以下幾種:標準式、高仄式、中一式、中籠式、從化式、沅陵式、GN式等。你可選擇適合當地蜜源與氣候的一種。我們選用的是標準式(養意蜂的標準箱),為的是與全國各地的蜂具配套。不過在管理方面,要盡量注意中蜂的球體生活規律。
制作一批新蜂箱當然好,初建場時還可用舊木箱、地洞、砌磚來代替,只要能放進10來個巢框就行。但要注意幾點:一是巢框要垂直,否則工蜂造的脾會歪斜;二是箱體不要有縫,以防蠟螟于縫中產卵;三是箱蓋、箱體要密合,巢門不宜過大,防止胡蜂鉆進箱內咬死或趕跑蜜蜂。
2、搖蜜機
我們開始養蜂時,搖蜜機是木質的,滲蜜,不理想。買一個有蓋的特大塑料桶,桶底中心經鐵砂打“毛”后用AB膠(汽車配件店有售)粘一塊厚3~4cm的木塊,木塊中心鉆孔嵌入一圓柱鐵殼。再選一四方形的木條作框籠的中軸。中軸的底端釘1顆圓釘,插入圓柱鐵殼(摩擦力小,轉動靈活)。塑料桶上沿的直徑兩端粘一凹形木塊,在兩凹處放入一條可以松脫的橫木,橫木的1/2處戳一個圓洞套進中軸。在中軸頂端開一個長方形的小榫頭,再選一塊小木板,一頭打長方形小榫眼,鉚合在中軸的榫頭上成“7”字形。小木板的另一頭約5cm處,鉆一個搖孔。搖蜜時,手持一根筷子插入搖孔(孔略大于筷),輕輕用力轉動即可把蜜分離出來。
3、王籠
取火柴盒1個,用小鐵絲燒紅鉆孔若干,孔的大小以工蜂能進出而蜂王不能出為度。
4、飼喂器
取一個較大的竹筒,兩頭留節,一面削口,寬約5cm,長至兩節,用以注入糖水和工蜂進出取食。與削口平行、長出兩節2.3cm作框耳,如巢框一樣放入箱中。飼喂時放入一長束塑料窗紗,防止工蜂取食時被淹死。
5、面罩
取蚊帳布一方,縫成小草帽大的長筒,上方縫上抽帶,套在小草帽上拉緊。前面開一個20cm見方的洞,縫上深色的塑料窗紗。戴在頭上時,兩眼可通過窗紗察看蜂的情況。長筒的下方圍在頸上也行,縫上帶系在腰上也可。
6、蜂掃
可用雞毛撣代替。
7、割蜜刀
可用長而薄的水果刀代之。考慮社會在不斷進步,蜂具的機械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初學養蜂,先土一點把場辦起來。蜂養好了,收入增多了再逐步加大投資,使蜂具日趨現代化。
三、蜂技
飼養中蜂,養蜂技術是蜂場成敗的關鍵。蜂學和其他科學一樣博大精深,需要有志者堅持不懈地潛心學習、不斷實踐,方能有所成功。
這里介紹幾點初學養蜂科技知識的方法。
1、讀一本書
目前市場上有關養蜂的書籍并不多,且多是以西蜂為對象研著的。中西蜂雖有差別,但大體上還是相同的,讀一點是可以的。關于飼養中蜂的專著,據我們所知,有《中華蜜蜂》《中華蜜蜂飼養法》《中蜂飼養原理與方法》。后者是中蜂飼養者的必讀教材,它詳實地記述了中蜂的習性與飼養方法,并且與西蜂相比較來說明中蜂獨有的生物學特性,初學者應以為良師益友。
2、訂一份雜志
書是蜜蜂飼養者過去認知的總結,系統而全面;雜志則是介紹當今科研成果或某一方面的實踐經驗,對初學養蜂者更具有現實性和指導性。例如:開春了,有文章開導你如何春繁、育王、分蜂等;越夏了,有文章提醒你如何防治巢蟲、胡蜂。雜志,可以說是養蜂人的參謀和顧問。
3、拜一個師傅
書刊上的知識,是印在紙上的知識,由于個人文化素質和專業水平的不同,對同一知識的理解也不一樣,實用起來往往走樣。因此拜一個身邊的師傅很有必要。一個問題,例如過箱,讀讀書刊是怎么寫的,看看師傅是怎么做的,然后,自己再去做就實在多了,就避免了走彎路帶來的損失。現在,不論城鎮還是鄉村,會養、比較會養的人很多,至少他們早養了一兩年,總有一些真知灼見,虛心學習總有好處。拜師傅不是看看就行了,至少跟一年,掌握蜂群的四季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4、寫一點筆記
筆記可采用日記或專題的形式,根據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興趣愛好,可繁可簡。簡到幾個字也行,但不能不寫。筆記的日期要以陽歷和“二十四節氣”為準,因為二者每年前后差不了幾天。內容至少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蜜源,什么植物何時開花,流蜜量大小,取蜜多少(以脾計);二是蜜蜂的群勢,如開繁、換王、分蜂、過箱,蜂量多少(以脾計)、采集力如何等;三是自己的體會。例如治病、防盜、收蜂、高產,采取什么方法,是成功還是失敗。這樣,邊學邊做,由淺入深,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就會走出自己的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