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是需要不斷采蜜來維持蜂群的正常發展的,如果在蜂場附近蜜源豐富,一般蜜蜂就在近處采蜜花蜜,但是如果蜂場附近蜜源稀少,蜜蜂則會到更遠的地方采蜜。一般而言,蜜蜂正常采蜜范圍在2、3公司范圍之內,但是如果附近蜜源過少,蜜蜂采蜜半徑就會增大,會擴大到6、7公里范圍之內,如果還是沒有蜜源,蜜蜂最遠可以飛行到14公里的地方進行采蜜。
14公里對于我們人來說不是什么距離,但是對于蜜蜂來說還算是遠距離,而且蜜蜂從那么遠的地方采蜜后還要精確地回到那個小小的蜂箱中,這里面還是要有較強的識別路線能力,那么蜜蜂是通過什么辦法使得他們能夠在十幾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到蜂巢的位置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光是我們好奇,很多研究人員對此也是非常好奇的。對于蜜蜂的遠距離采蜜來說,蜜蜂需要的準備工作與近距離的采蜜是不同的,但是同樣由近距離采蜜的學習方法而來。
養過蜜蜂的朋友可能都看到過蜜蜂的認巢試飛現象,不管是工蜂還是雄蜂以至蜂王,在蜜蜂出巢以后都是需要進行認巢試飛的,對于雄蜂與蜂王而言,認巢試飛的情況又與工蜂有所不同,雄蜂的認巢試飛大多為了交尾,所以一般會在交尾的范圍內進行認巢試飛,蜂王的認巢試飛與工蜂類似,除了找到蜂巢外,還需要對交尾范圍進行識別。
工蜂是一個蜂群中不會交尾的雌性蜜蜂,所以工蜂認巢試飛的主要目的就是采蜜,也正是因為這樣,工蜂的認巢試飛有分為幾步,第一步是認識蜂巢附近的環境,在熟悉了蜂巢附近環境以后進行近距離的采蜜工作,如果附近蜜源稀少,工蜂的采蜜半徑就會擴大,這時候工蜂的認巢試飛距離就會擴大,他們將會沿著蜜源與蜂巢的方向學習更復雜的飛行路線。
曾經有研究人員對數百只蜜蜂裝上微信雷達發射器進行實驗,在實驗中發現工蜂開始試飛的范圍在距離蜂巢10到30米的范圍,然后就會回巢,但是在蜜蜂開始采蜜前的3個星期中會把這個試飛路線延長,而且蜜蜂飛行的路線越長飛得就越高。
從上面的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蜜蜂高飛有助于辨別蜂巢的距離,靠近蜂巢的時候距離地面較低又能夠看清楚蜂場附近的情況。那么蜜蜂是依靠什么來找到蜂巢的呢?這里面用到的東西還不少。
一是蜜蜂的視覺和嗅覺功能,其次是地形和地面物體與太陽的位置,最后是偏振光幾項同時來對蜂巢位置進行定位,而在接近蜂巢的時候蜜蜂則依靠顏色和氣味來尋找到蜂巢。蜜蜂的這種定位功能還與蜜蜂的眼睛有關,曾經蜂部落在一篇中文章中對蜜蜂的復眼有過介紹,蜜蜂的復眼由數千只小眼構成,而蜜蜂的這種定位能力就是利用復眼頂部的一部分小眼來與空中的紫外偏振光進行定向導航,然后通過巢脾橫豎平面上的舞蹈將蜂巢、食物、太陽三者聯系起來,在嗅覺和視覺的輔助下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保證蜜蜂在遠距離采蜜的時候也不會迷巢。那么蜜蜂是不是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呢?
其實蜜蜂也是會飛丟失的,從上面的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蜜蜂需要很多固定的物體作為標識,如果當地地面上沒有明顯的標志物體,蜜蜂也是會出現迷巢現象的,所有有經驗的養蜂人都會將蜂箱涂成不同的顏色來讓蜜蜂找到回家的路,正是為了防止蜜蜂迷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