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進與選育蜂蜜高產種王
1.1 引進優質種蜂王
引進優質種蜂王能夠提高養蜂的經濟效益,然而,一些蜂農不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盲目進行引種,不但達不到預期的引種目的,而且會嚴重影響蜂群的正常發展。引進蜂種不但要考慮引種地的氣候及蜜粉源條件、種王場的信譽等,還要根據本場的生產需要、蜂種特點及育王要求,同時注意加強引進蜂種的檢疫,杜絕病害,加強引種后的蜂群管理,才能保證萬無一失,提高峰產品的產量。
1.2 選育高產種蜂王
引進的種王要進行篩選,切忌引入后直接進行全場育王、換王,要進行試驗后方可全場利用。如本場不能引種,也可自行選育高產品種。種用蜂王的選擇是以它把可以看出的優良性狀遺傳給它的后代的能力為依據。在選擇能滿足育種要求的蜂王過程中,要不斷注意本蜂場及其它蜂場中一貫表現突出的蜂群。生產中培育蜂王,盡可能利用良種,注意選擇繁殖力強、采集力強、性情溫馴、抗病害的蜂群作為種用蜂群,培育出優質的種用雄蜂及處女王進行育種才能夠達到優質蜂王的培育目的。
2 創造適宜的采蜜條件
2.1 飼養強群,保證飼料充足
“蜜足群強出高產”這句話概括了采蜜時蜂群強壯、飼料優足的重要意義。在蜜源及氣候條件滿足生產需求的情況下,只有保證工蜂的數量和質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蜂群的產蜜量。如果哺育蜂兒所需要的營養來源于優質而充足的飼料,蜜蜂長期生活在具有充足飼料的環境里,不僅蜂王積極產卵,工蜂積極育蟲,而且還能使蜜蜂一代一代從發育期就得到豐富的營養物質,從而增強了蜜蜂個體和群體的生活力,為提高蜂蜜產量奠定蜂群基礎。但保證飼料充足并非越多越好,甚至該取蜜也不取,準備采集蜂時,始終要保持每張脾0.4~0.6kg的邊角蜜,每群蜂1~2張花粉脾;流蜜前期不要一掃光搖蜜,要保留大面積子脾上的邊角蜜,后期要保留全部子脾和粉脾上的邊角蜜,以恢復繁殖期的飼料標準。
2.2 培育適齡采集蜂
一般在流蜜盛期開始前50d左右到結束前35d左右,蜂群所哺育的蜂兒才算真正的采集適齡蜂。有些蜂場在流蜜期蜂數甚多,但產量卻很低,這就是因為在較短的流蜜期中采集適齡蜂較少,流蜜期過后采集蜂才大量出現,雖然當時看來蜂數足夠,但并沒有適齡。主要流蜜期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其盛期的時間更短,如果再受天氣影響,容易錯過良機。因此,在培養采集適齡蜂的關鍵時期里,要從各方面增加蜂群的繁殖力,培育出大批健壯適齡的采集蜂。培育適齡采集蜂的方法如下。
2.2.1 選擇氣候較好、輔助蜜粉源豐富、水源充足的場地,避免增殖采集蜂時蜜粉源缺乏等狀況的發生,從而影響蜂群的繁殖,同時要保證巢內飼料充足,必要時,進行獎勵飼喂。
2.2.2 及時加脾擴巢,根據蜂群發展的需要,適時加巢礎造新脾,多利用新脾培育蜂兒提高工蜂質量;及時加繼箱,利用雙箱體多培育蜂兒,積累采集蜂。
2.2.3 擴大蜂群的哺育負擔,防止發生分蜂熱,使蜂群保持積極繁殖的旺盛情緒。有目的的利用大群的蛹脾與小群的蟲脾對換,以發揮每只蜂王的產卵力和每群的哺育力。
2.2.4 利用兩只蜂王的產卵力和當時蜂群旺盛的哺育力,在增殖采集蜂之前組成雙王群,繁殖出大批的采集適齡蜂,培育成采蜜強群。
2.2.5 在流蜜期到來前適當控制蜂王產卵,特別是雙王群更要及早統一為采蜜群,準確掌握繁殖采集適齡蜂的時間。避免此時蜂王仍繼續大量產卵,以至造成流蜜期大批工蜂哺育蜂兒的內勤負擔。
2.3 組織采蜜群
2.3.1 集中蛹脾組織采蜜群
在接近流蜜期之前,蜂群的自身繁殖因某種因素未能達到采蜜群的群勢標準,這時若不進行相應的措施組織采蜜群,仍然以原群群勢進入流蜜期,其采集效率比較低。對于這種蜂群應當有計劃地在流蜜期前以2~3個群組成一個采蜜群投入生產,其它群縮小群勢繼續繁殖。方法是:在這樣的蜂群中選擇群勢基礎和蜂王質量較好的蜂群,作為采蜜群,其它群作為繁殖群分批撤出蛹脾加強采蜜群,每次加強2~3張為宜(不可突然增加過多蛹脾,以免工蜂護不過脾來,影響蜂兒發育),直到群勢接近采蜜群標準為止。這一工作必須在流蜜期前10d完成,出房的工蜂不適齡,就發揮不了作用。
2.3.2 集中外勤蜂組織采蜜群
在流蜜期開始以后,集中外勤蜂組成采集群,適合在流蜜期不長情況下,或者在較長流蜜期中的盛期階段;并且當時蜂群較弱,達不到采蜜群的標準。集中外勤蜂組成的采蜜群,所增加的工蜂都是成年蜂,其壽命不長,僅能夠在短時間的采集工作中發揮作用。因此強調,組織采蜜群的時間一定要在流蜜期已經開始,即將進入流蜜的高峰階段。集中外勤蜂組織采蜜群的方法是:在流蜜期以前,要有計劃地準備好集中外勤蜂組織采蜜群的蜂群,根據不同的群勢每2~4群平放在一起為一組,并把作為采蜜群基礎的蜂群放于中間。進入流蜜期之后,選擇一個天氣晴朗,工蜂忙于飛翔采集的上午,首先給準備作為采蜜群的蜂群加上繼箱,放入空脾,然后把它兩側的蜂群搬走,放到10m以外的新位置上,使兩側蜂群的外勤蜂采蜜歸巢時都進入一個蜂群。這個蜂群集中了2~4個群的外勤蜂,群勢突然增強,成為一個理想的采蜜群。
2.4 調整蜂巢,留有充足的空巢脾和巢內空間
接近流蜜期時,傳統的蜂巢調整方法是:把新蛹、蟲、卵脾及蜂王限制在巢箱,共放9張脾。繼箱中放老蛹脾及空脾,供蜂群貯存花蜜,蜂數超過17~18框時要加第二繼箱,以便適應強群貯蜜的需要。要是蜂數不足14框,可在巢箱放6張脾,繼箱放8張脾,有利于用隔王板控制蜂王產卵,增加采蜜量。作者近幾年采用將蜂王限制在巢箱兩張脾處,效果較好。具體做法是:巢箱用立式隔王板隔成大、小兩區,巢、繼箱間用橫式隔王板,將無王區巢繼箱間的隔王板部分用鋸條鋸通,同時無王區放大蜂路,便于蜜蜂采蜜。有王區蜂路不變,只放一張卵蟲脾和一張空脾,巢門貼近無王區,巢箱內靠近有王區一側的無王區,放空脾或少量粉脾,以滿足蜂群采粉及育蟲需要。流蜜期的蜂路,有王區9~10mm,無王區12~15mm。
2.5 訓練蜜蜂
在主要蜜源開花時,有些蜜蜂往往還是采訪蜜量不大的輔助蜜源,根據蜜蜂具有共同利用某一蜜源的特點,對蜜蜂進行人工訓練,使之采訪目標蜜源植物,能夠達到增產的目的。訓練方法:在計劃采訪的植物始花時,摘取花瓣,用濃厚糖漿浸泡10~12h,花瓣與糖漿比例是1∶4(以體積計)。糖漿和器皿必須清潔,不能混有其它氣味。訓練時間選擇在早晨蜜蜂尚未出勤時進行。每群每次用訓練糖漿100~200g,噴在脾面或繼箱框梁上。這種訓練應在植物開花之初連續進行3~5次。蜜蜂取食了這種帶有需要采訪的植物花香的糖漿以后,積極出巢尋找,當它們找到并采集回巢后,就積極“舞蹈”來鼓勵其它蜜蜂去采訪。這樣反復不斷,就使大部分采集蜂飛到目標植物上去。
2.6 減少幼蟲哺育負擔,但不可斷蟲脾
在比較可靠的流蜜期里,可以實行空脾取蜜。提出蜂群中的部分蟲、蛹脾加給新分群,既能壯大新分群,又能減少采蜜群的內勤負擔從而增加采蜜量。也可利用雙王群進行分擔哺育。但流蜜期每一個采蜜群都要保留1~2張卵蟲脾,這樣,一方面調整均勻了內勤負擔,另一方面能防止萬一蜂群失王而成為“孤兒群”,影響工作情緒。
2.7 遮蔭、通風,減少其它方面的勞動量
流蜜時,如果外界環境燥熱,就會有大批蜜蜂采水進行巢內溫濕度的調整,以保證蜂兒的正常發育,若此時加強蔗蔭,注意蜂群通風,則不但可以減少蜂群其它方面的勞動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蜂群采蜜量。陽光對蜜蜂出勤有較好的刺激作用,保持蜂箱巢門朝南,對增產有利。
3 促成蜂群采蜜的高效情緒
3.1 預防、利用分蜂熱群
在分蜂情緒嚴重的蜂群,工蜂們對采集舞蹈并不感興趣,采集舞蹈沒有多大的鼓動作用,工蜂們依然消極怠工,只有當蜂群處于正常的積極情緒時,采集舞蹈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不同質量的蜂王、不同飼養條件、不同的工蜂積累數和不同的蜂兒日齡等都能表現出不同強度的分蜂情緒。發生分蜂熱時,蜂王產卵力降低甚至停止,工蜂工作情緒低落,外勤蜂減少,采集力明顯減退,出現巢內“搭掛”、箱前掛“蜂須”的怠工現象。分蜂熱對蜂群的采蜜量影響較大,因此,在流蜜期以前,要以預防分蜂熱的發生為主,一旦進入流蜜期,對產生分蜂熱群就要以利用為主,以促成蜂群采蜜的高效情緒,達到最終高產的目的。
3.1.1 預防分蜂熱的方法
3.1.1.1 培育優王 飼養分蜂性低,維持大群,采集力強的優良品種,是控制分蜂熱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時還要培育出能夠維持10張子脾以上的優質蜂王。
3.1.1.2 飼養雙王 利用當年春季培育出來的產卵新王,組織雙王群,能夠提高蜂群產卵效率,給蜂群增加內勤哺育負擔,預防分蜂熱的同時又加速了蜂群的繁殖,使蜂群盡早成為采蜜強群。
3.1.1.3 人工分群 在蜂群發生分蜂熱以前,適當進行人工分群,當新王產卵后再以新分群的卵蟲脾同原群的蛹脾相互調換。這樣,有計劃地以原群過剩的幼蜂組成和加強新分群,不但預防了原群產生分蜂熱,而且還有計劃地分出了較強的新蜂群。
3.1.1.4 創造產卵條件 進入增殖期以后,要注意發揮蜂王的產卵力和工蜂的哺育力,及時擴大蜂巢,增加蜂群里的哺育負擔,使產卵力和哺育力相互適應的時間能夠穩定一個時期。
3.1.1.5 增加哺育負擔 抓住外界氣候和蜜源的有利時機,適時修造新脾,并且及早生產王漿,讓過剩的幼蜂參與造脾和泌漿等工作,能使蜂群的輕度分蜂熱不加重,繁殖和采蜜不受影響。
3.1.1.6 適時擴大蜂巢 隨著群勢的增長及時加脾擴巢,及時疊加繼箱,及時由緊到松的改變蜂脾關系。削除自然王臺,天氣炎熱時適當擴大巢門,注意給蜂群蔗蔭通風。炎熱地區和干旱季節,要給蜂箱外部灑水,并往蜂群內加水脾,提高蜂巢濕度以便降低巢溫。
3.1.2 利用分蜂熱群
如果預防和控制分蜂熱沒有成功或其它原因在流蜜期產生了分蜂熱,用常規方法依然不能促成蜜蜂采集的高效情緒,則建議采用以下3種方法。
3.1.2.1 對換箱位法 少數蜂群進入流蜜期時,蜂數雖然很多,但出勤的采集蜂很少。工作積極的蜂群已經采了很多蜜,這樣的蜂群卻一無所獲。卵蟲脾加少了解除不了分蜂熱,加多了會嚴重增加蜂群內勤負擔,盡管分蜂熱解除了,但產蜜量不會提高。解決的方法是把有嚴重分蜂熱的采蜜群與較弱的新分群對換位置,讓部分飛翔蜂進入新分群,新分群再適當加脾,成為采蜜群。
3.1.2.2 改變蜂群環境法 把產生分蜂熱蜂群的蜂群巢箱調換180度,使巢門向后,在繼箱的前面開一個小巢口。然后在巢箱的門前放一塊踏板,把全群的蜜蜂抖落在踏板上,并將蜂王放在“蜂流”中,使工蜂和蜂王從巢門爬入,有飛回前部原巢門的工蜂,逐漸從繼箱小門進入。同時,此群的大部分蛹脾要暫時提到其它蜂群,日后再逐批還回。空余位置補加空脾或巢礎。這樣,箱內箱外的環境發生了變化,給蜂造成錯覺,分蜂情緒即可消除。
3.1.2.3 返回原群法 已經分蜂的蜂群,如果自然分蜂群不強大或已經進入流蜜期,沒有繁殖采集蜂的機會,要設法將蜜蜂還給原群,以保證該群的生產能力。方法是:在原群的繼箱和巢箱之間用鐵紗隔開,繼箱里放1~2張蟲蛹脾和適量的空脾、巢礎。繼箱和巢箱的巢門成相反的方向,把蜂團和蜂王抖落在繼箱巢門前的踏板上,使其進入繼箱。這樣分蜂熱自然解除,并很快恢復工作情緒。巢箱里暫時無王,分2~3批與繼箱合并,仍然是一個強壯的采蜜群。切不可直接將收捕回來的分蜂團還回原群,直接還回原群盡管削除了全部自然王臺,但不能解除蜂群的分蜂熱,延長了分蜂熱的時間,是一種消極的做法。
3.2 利用新王采蜜
3.2.1 利用新王采蜜的優勢
在流蜜期較長(20d以上),流蜜期過后還有一段繁殖期,特別是在不連續采第二個主要蜜源的前提下,適合利用新王采蜜群生產蜂蜜。新王采蜜群的特點是,內勤負擔輕,外勤蜂日益增多,越是到了流蜜盛期,越是沒有哺育蜂兒的負擔。而這時處女王已經開始產卵,蜂群的工作情緒高漲,采集力強大而集中。但是,新王采蜜群的這種優越性只有處女王在流蜜盛期之前開始產卵才能明顯地表現出來;如果產卵時間過早或過晚就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3.2.2 利用新王采蜜的方法
組織新王采蜜群,應選擇后備力量強大,具有12張子脾以上的中等強群。在主要蜜源開始前15~18d進行移蟲育王,流蜜期到來時新王即將產卵。因此,要在處女王出房前3~4d,把準備作為新王采蜜群的王臺拿走,經過無王2~3d之后送入成熟王臺,削除全部急造王臺,以保證處女王安全,這樣處女王在流蜜盛期以前即可產卵,發揮新王采蜜群的優勢。
3.3 清框、刺激采蜜情緒
在流蜜期,蜂群進蜜2~4d以后,進行第一次搖蜜,把巢內為數不是很多的存蜜取出來,做到分花取蜜,提高質量。同時通過初次搖蜜,蜜蜂在清理巢脾上殘余蜂蜜的過程中受到刺激,增強了采集的積極性。
4 適時適量采收蜂蜜
4.1 避免采蜜高峰期搖蜜
取蜜的時間最好能和工蜂采集最忙的時間錯開。假如蜂群是下午大量進蜜的,取蜜時間就應安排在上午,以不影響蜂群采集。若主要蜜源是上午10∶00開始進蜜,在10∶00以前取完蜜對蜂群的影響就小。另外在取蜜時應以空脾換蜜脾,也能減少干擾蜜蜂的采集工作。
4.2 避免“一掃光”搖蜜
一掃光搖蜜是在流蜜期見蜜就搖的方法,即每次搖蜜時,不管蟲脾蛹脾,也不管蜜脾半蜜脾,全部傾巢搖光。一掃光搖蜜頻繁將子脾取出,經抖動、運送、進出搖蜜機、猛烈離心轉動,使正在發育的各齡蜂兒受到干擾和碰傷,蜂兒數量和質量遭受一定損失。這些蜂兒在發育過程中,蜜蜂所進行的哺育和所消耗的飼料等于無償的浪費,同時一掃光使蜂群失去了貯存飼料的自然基礎,影響蜂群正常繁殖。特別是一掃光搖蜜后遇上陰雨天或蜜源突然終止,蜂群馬上處于饑餓狀態,甚至因饑餓而拖子。如果這時再用蜜補喂蜂群,既不能挽回搖蜜所造成的損失,又浪費了蜂蜜,其效果遠遜于留足飼料。搖光存蜜的蜂群培育出來的蜜蜂,其體質不好,壽命縮短,群勢削弱。一掃光搖蜜,使一些蟲蛹及其體液混入蜂蜜,增加了蜂蜜中的水分和雜質,對蜂蜜的發酵變質起到誘導作用。一掃光搖蜜在養蜂生產中是一種貽害蜂群,片面追求蜂蜜產量的錯誤方法,其雖在一個流蜜期可能暫時取得高產,但從長遠角度講,會從整體上降低蜂蜜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