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是高度社會化的昆蟲,具有復雜的社會行為,對于工蜂來說,其行為具有階段性,工蜂一般按照發育階段、生理日齡順序具有一定的分工,擔任不同的工作。
幼蜂
工蜂的卵期3天,幼蟲期6天,蛹期11天(中蜂),從卵到羽化需要21天的時間。3日齡內的幼蜂,由其他工蜂飼喂,羽化3日后的幼蜂,開始重復多次的認巢試飛和第一次排糞,4日后可調制蜂糧飼喂大幼蟲,并負責蜂群的保溫、扇風和清理巢房的工作。3日齡以內的小幼蟲,都由工蜂分泌王漿飼喂。3日齡后,工蜂和雄蜂的幼蟲,由工蜂飼喂蜂蜜和蜂糧,蜂王的幼蟲及蜂王的一生都是由工蜂分泌王漿飼喂。
沒有從事過采集和哺育工作的幼蜂,出巢排泄后,在冬季能活半年左右時間,越冬成活率高,來年春天,能讓蜂群迅速發展起來。蜜蜂的秋季繁殖,就是淘汰老年蜂培育充滿青春活力的越冬蜂,為蜂群提供越冬保障,也為春繁打下良好基礎。
青年蜂
蜂巢內的主要工作由8-20齡的青年蜂擔任,這一日齡的工蜂王漿腺和蠟腺特別發達,分泌王漿飼喂小幼蟲和蜂王是青年蜂的重要工作,同時還承擔清理蜂巢、調制花粉、釀造蜂蜜、筑造巢脾、守衛蜂巢等大部分巢內工作。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漸開始出巢采集。
每只幼蟲平均每天要飼喂1300次,每只越冬蜂可飼喂幼蟲1.1只,春季的新蜂可飼喂3.9只。因此,通過獎勵飼喂刺激蜂王產卵的同時,還必須具備足夠哺育能力的蜂群,否則,容易出現棄子、爛子現象。
一個中等群勢 的蜂群,年產蠟1-2千克,每產1千克蜂蠟,需消耗蜂蜜6-7千克。蜂群喪失蜂巢或蜂巢擁擠的情況下,工蜂會積極泌蠟造脾。在適宜氣候環境,外界蜜粉源穩定、工蜂不斷采集新鮮花蜜和花粉的時候,可以適時加脾擴巢。新的研究理論表明,產蠟和產蜜并不矛盾,工蜂即使不泌蠟造脾,蜂蜜產量也不會增加。
壯年蜂
工蜂的采集能力是逐步發展的,一般20-30日齡的工蜂采集能力最強,適齡采集蜂主要采集花蜜、花粉等。有研究資料表明,外勤工蜂58%負責采蜜,25%負責采花粉,17%的二者兼采或采水。蜜蜂最適宜的采集氣溫是15~25度,意蜂在12度以下,32度以上時停止采集。中蜂在10度以下,40度以上停止采集,中蜂的最佳采集范圍半徑為1公里,如果蜜源稀少,會逐漸擴大到2公里外。
適齡采集蜂是采集蜂蜜的主要力量,培育適齡采集蜂才能獲取更多的蜂蜜。培育蜂王到新王正式產卵需要26天,新王產卵21天后工蜂出房羽化。整個過程大概需要47天時間。一般情況,養蜂人培育適齡采集蜂,是結合春繁同步進行的。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在當年第一個大蜜源來臨的2個月前開始著手培育。
老年蜂
老年蜂的日齡,目前還沒有人給予明確的界定,這是比較復雜的問題,主要是工蜂的壽命與采集強度密切相關,春夏從事采集活動的工蜂只能活30-45天,而冬天能活6個月左右。老年蜂主要擔任采水、尋找蜜源工作,也從事部分采蜜工作。
一般情況下,蜜蜂對水的需要可以從采集回來的花蜜中得到滿足,但在缺少蜜源的早春、盛夏和比較干旱的季節,必須采集水來培育幼蟲,即時維持巢內濕度,蜜蜂采水主要用于稀釋蜂蜜、調配幼蟲飼料、降低巢溫、調節巢內濕度及自身需要等。因此,在干旱、炎熱、外界水源缺乏的時節,必須給蜜蜂提供水源,減輕蜜蜂勞動強度和減少蜜蜂死亡。
工作的靈活性
工蜂的分工比較細致,有采集蜂、侍衛蜂、守衛蜂、哺育蜂。采水蜂等等,但工蜂從事的工作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可根據蜂群需要進行調整,可在同一階段從事多種活動。工蜂除受生理發育影響外,還與外界環境刺激有關。越冬后的部分工蜂,王漿腺或蠟腺可再度發育,分泌王漿或蜂蠟,從事哺育和修筑巢脾工作。人為組織的幼蜂交尾群,5-6日齡工蜂就能從事采集工作。
蜜源旺盛的季節,具有較強群勢的蜂群,只有1/3的工蜂在巢外參與采集工作,2/3的工蜂從事巢內工作。在大流蜜期,養蜂人通過控制蜂王產卵,減少巢內工作量,從事巢內其它工作的工蜂,受到外勤蜂采回去的花蜜刺激,會轉向采集花蜜的工作,可以讓出巢采集的工蜂達到50%以上,從而增加蜂蜜產量。
工蜂可根據蜂群的社會需要,調節其社會分工。但適齡工蜂從事相應的工作更能發揮其效率,如果從事與其日齡不相應的工作則效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