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中蜂是在黃河中下游流域丘陵、山區生態條件下經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一個中蜂類型,其中心產區為黃河中下游流域,分布于山東、山西、河北、河南、陜西、寧夏、北京、天津等地,四川北部地區也有分布,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北方中蜂吧!
形態特征
北方中蜂的體型一般比南方中蜂種大,蜂王體色多呈黑色(少數呈棕紅色)、體長14~16毫米,雄蜂體色為黑色、體長約12~13.5毫米,工蜂體色以黑色為主、體長11~12毫米,平均吻長約5毫米,平均前翅長約9毫米,前翅寬約3毫米,3+4腹節背板總長4毫米,肘脈指數3~4。
種群規模
北方中蜂的中心產區為黃河中下游流域,截至2008年北方中蜂約有30萬群,其中山東0.15萬群、山西1.2萬群、河南2.5萬群、陜西15萬群、寧夏3萬群、北京0.4萬群、四川7.3萬群,近年來種群數量較為穩定,與蜜源可承載的蜂群數量相比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無瀕危危險。
品種特性
北方中蜂耐寒性強,分蜂性弱,較為溫馴,防盜性強,可維持7~8框以上蜂量的群勢,蜂群的抗巢蟲能力較弱,較易感染中蜂囊狀幼蟲病、歐洲幼蟲腐臭病等,蜂王在2月初開產,平均每晝夜產卵200粒左右,部分蜂王產卵可達300~400粒,群勢恢復后進入產卵盛期,平均有效產卵量700余粒,部分蜂王有效產卵量可達800~900粒,最高可達1030粒。
生產性能
北方中蜂產蜂蜜、蜂蠟和少量花粉,產蜜量因產地蜜源條件和飼養管理水平而異,轉地飼養年均群產蜂蜜20~35千克,最高可達5千克,定地傳統飼養年均群產蜂蜜4~6千克,蜂蜜含水量在19~29%,活框箱飼養的蜂群所產蜂蜜純凈,傳統方式飼養的蜂群所產蜂蜜雜質較多。
品種保護
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復建立蒲洼市級自然保護區(京政函[2005]17號),在保護區內劃定了中華蜜蜂核心保護區和緩沖區,2008年經農業部批準,陜西省榆林市種蜂場成為第一批國家級中蜂保種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058號]),進行北方中蜂的保種、繁育和研究工作。